
常見問題Q&A
齒顎矯正常見問題
我有矯正方面的需求,一開始要先怎麼做?
您可以找家庭牙科診所詢問或轉介,亦可直接尋找齒顎矯正醫師,做初步的檢查及評估,了解自身的問題及討論您的需求。
初診會做些什麼?為什麼只是想知道費用卻要這麼麻煩?
每個人骨架、牙齒的問題嚴重程度不一,需求也不盡相同,初診主要是醫病雙方之間做一個初步的訪談,醫師根據您的狀況有整體概略的印象後,可以說明治療上大致的方向。
至於較為詳細的治療計畫,譬如哪幾顆牙齒要拔除、哪些空間要關閉、哪些空間需要撐開等等,得藉由更多的資料分析,才能得到較為完備的治療計畫。
治療計畫的擬定,依照建議,需要的資料包括:口內外相片、環口放射影像、測顱影像及測顱分析、牙齒模型...等等。由於齒顎矯正治療不在健保給付範圍,這些資料搜集會需要自費。
齒顎矯正的費用多寡,除了依選用的矯正裝置和整體療程的長短而有不同,更是與治療計畫息息相關。採取不同的計畫,執行的難度和成功率也許會有不同,是影響矯正費用的因素。
齒顎矯正的治療,很像是和矯正醫生之間建立一個中短期的合作關係;矯正醫師的角色,可以比喻為登山的嚮導,需要很多的經驗和知識,針對不同的目標,估算可行的路徑。但最後的成果,還是需要您的配合及共同參與。
矯正器我能有什麼選擇?
矯正牙齒的裝置有非常多種。本診所有自鎖式矯正器和隱適美隱形牙套可供選擇。兩種是不同的工具,各有各的優缺點和擅長的項目,須看個人狀況與需求做選擇。
固定式矯正器與隱形牙套的差別與優缺點為何?
固定式矯正器(fixed appliance)比較多是「拉」的力學;隱形牙套(aligner)則比較是「推」的力學。
固定式矯正的優點是對於牙根的控制較好,尤其在需要拔牙關空間的案例;缺點是較不美觀。
隱形牙套的優點是在下壓(intrusion)和後移(distalize)牙齒時可以用很精簡舒服的裝置達到良好的表現,並且有良好美觀性,每天刷牙時也可以暫時把牙套拿下來,像平常潔牙時一樣用牙刷牙線。
隱形牙套亦擅長多顆牙齒同時進行計畫性地移動(simutaneous movement)並靠軟體參數調整,去除個別牙齒移動的副作用。但缺點是需要每天很認真配戴足夠的時間才會有療效。
隱形矯正都是電腦設計出來的嗎?為什麼還需要醫生?
好的隱性矯正系統,絕對不是僅靠一個塑膠片去移動牙齒那麼單純。
隱形牙套的材質並非一般壓模塑膠片,有它自己的彈性/形變性質。隱形牙套的角色,有點像是取代傳統矯正牙齒上面的金屬矯正線一樣,對於每一顆牙齒接觸的點在哪裡、施予多少的推力與角動量、要去抵銷什麼樣的副作用...等等,都是需要納入考量的。
矯正醫師將患者口腔牙齒狀況透過口掃機掃描上傳後,會客製化設計治療的流程,和隱形矯正的軟體技師來回溝通,修改出最適合的治療計畫。
設計隱形矯正的計畫,有點像是電影導演要拍一鏡到底的戲一樣,常需要在一開始就想好所有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情,需要臨床專業的經驗與技術。
顳顎關節不舒服可以做矯正嗎?
根據美國研究,牙齒矯正治療並不會造成或加劇顳顎關節患疾。但若有正在進行性的關節痛、咀嚼肌群痛、關節不明原因吸收...等問題,建議仍先諮詢顳顎關節專門的醫師或是口腔外科醫師,評估是否先做關節治療。待症狀穩定後再開始做矯正,心情也會比較輕鬆。
小朋友幾歲可以開始做矯正?
幾歲適合做牙齒矯正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,要看每個孩子的齒列及顏面顎骨生長發育的狀態來評估,有些問題適合早點處理,有些問題則要觀察久一點,等青春期生長發育高峰期過後再處理。
建議孩子長第一顆牙開始,便可以固定找兒童牙科醫師檢查保健,若有需要矯正的狀況才可以及早發現轉介。
矯正牙齒一定要拔牙嗎?
齒顎矯正治療是否需要拔牙,須看整體的臉型、齒列咬合、顎骨位置、以及空間需求等資訊綜合評估。建議直接找醫師評估討論。